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法律法规>内容

子宫肌瘤会不会影响做泰国试管婴儿呢?

阅读: 

 说到子宫肌瘤,听起来很吓人,它真的会影响到你做试管,阻碍你怀孕吗?

 子宫肌瘤不是癌症,常见的误解是认为子宫肌瘤是癌性的,或者可能发展成癌症。其实,它们是子宫肌肉的良性生长。

 子宫肌瘤并不可怕,原因在于这是一种良性疾病,不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。大部分的患者可以不采取任何治疗手段,与体内的子宫肌瘤和平共处,共度一生——不是无药可治,而是无需治疗。

 子宫肌瘤非常普遍,大约20%~40%的育龄期女性在50岁之前都可能患有子宫肌瘤,只是她们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,因为大部分患子宫肌瘤的女性都不具有明显症状。

 子宫肌瘤大多数是无害的,关于子宫肌瘤的一个很大误解是它们会减少女性的怀孕机会。这是不准确的。

 子宫肌瘤的四种主要类型 :如浆膜下肌瘤(向子宫外长)、肌壁间肌瘤(在中间长)、粘膜下肌瘤(向子宫内生长)、子宫颈肌瘤(位于子宫颈)。仅有粘膜层出现的子宫肌瘤会影响受孕和使怀孕产生重大危险,因为这个位置的子宫肌瘤会膨胀到子宫腔内,从而影响胚胎植入和胎儿生长。值得庆幸的是,这个部位的子宫肌瘤也是四种子宫肌瘤类型中最不常见的。

 子宫肌瘤的大小和位置,子宫肌瘤是否需要治疗,要看子宫肌瘤长的位置和是否引起了症状。如果有症状,即使很小,小到直径1厘米也要治;如果没有症状,即使再大,大到5厘米也不需要治疗。

 如果是向腹腔方向生长的肌瘤,即便很大,也可以无任何症状出现;而向宫腔内生长的肌瘤,即便很小,也可以导致严重的月经过多。这就像一粒细沙掉到眼睛里,你会十分难受;而掉到你手背上,可能毫无知觉。


 患子宫肌瘤的原因:

 1.年龄:子宫肌瘤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女性身上,绝经后子宫肌瘤发生萎缩或者消退。

 2. 肥胖:肥胖可引起代谢紊乱,导致孕激素周期性调节缺乏,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。

 3.妊娠、**史:经产增加女性身体的孕激素。

 4. 吸烟、喝酒:吸烟喝酒容易诱发子宫肌瘤。

 5.雌激素高: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 6. 孕激素高。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、**肌瘤生长的作用。

 7.遗传因素: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,多发性子宫肌瘤是由不同克隆细胞形成。

 8. 不影响胚胎的子宫肌瘤类型

 9. 向外生长的浆膜肌瘤广州试管婴儿,如果长在前面,可能会压迫膀胱,导致多尿;如果长在后面,可能会压迫到直肠,导致经常有便意;如果长在两边,压迫到输尿管,就会导致排尿不顺畅。

 10.长在中间的肌壁间肌瘤。它既不向外生长,又不向里生长,所以不会立即有症状。

 11. 浆膜下肌瘤从外壁凸出进入骨盆,附着在子宫颈上的肌瘤也远离子宫腔。

 12.所以以上三种类型的子宫肌瘤都不会影响胚胎。

 子宫肌瘤的症状:从子宫壁的平滑肌长出的肉瘤,其实大多数女性并不会察觉有何异状(70%的肌瘤患者没有症状),通常要等到肌瘤长大到可以从肚皮上摸到肿块,或体检时被意外告知长了子宫肌瘤,才会偶然发现子宫肌瘤的存在。

 临床上,20岁女性几乎没有症状,发病者较少,至30到40多岁时才开始显现症状,过了更年期后,一般肌瘤就不会再生长了,甚至萎缩变小了,发病机率又下降。

 其余的人如果出现有压迫的症状、贫血、肌瘤很大,肌瘤生长特别迅速的情况,则需要选择手术治疗。

 如何发现子宫肌瘤

 1.女性可以通过触摸排查有无肿块。当子宫肌瘤很小时自己是摸不到的,自己能摸到肿块说明肌瘤已经相当大。

 2.方法为:在清晨,空腹排解完大小便,平卧于床,略弯双膝,放松腹部,自己用双手在下腹部按触,由轻浅到重深,如有肿物是可以发现的。

 3.但最好的方式仍然是经**超声扫描诊断广州做试管长安成功

 是否需要治疗子宫肌瘤

 如上所述,大多数子宫肌瘤是无害的。它们通常都很小,位于“安全”的位置。常见的止痛药就可以简单的缓解疼痛。

 对于想要怀孕的女性来说,如果症状严重,且发现药物治疗无效时,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。

 注意你的体重

 这是经常容易被女性忽略的,但超重确实会增加女性患子宫肌瘤的机会。

 雌激素水平越高,子宫肌瘤的患病率也越高。由于脂肪含量较高,体内雌激素转换增加,最终提高雌激素的水平。研究证实,大约每人每增重10kg,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就提高12%,所以体重问题与子宫的健康息息相关。

 此外,当患者需要通过手术处理肌瘤时,肥胖因素不仅会影响到患者进行的手术操作,与此同时还会对其预后产生相应的危害。

 因此,为了保障机体的健康,大家应当要自觉避免肥胖这一情况的发生,多多进行运动锻炼,让机体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体重范围。


本文由礼物婴儿整理发布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 原文地址:http://www.gzjiegang.cn/flfg/21515.html
试管婴儿新闻
试管婴儿知识
试管婴儿科普